百歲紅軍的囑托丨杜宏鑒:翻過雪山,翻過人生的山丘發表時間:2019-10-15 09:20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孫偉帥 夏一軍 “希望年輕的戰士們,人人都懂打勝仗”——杜宏鑒·104歲 【人物簡介】杜宏鑒,1915年5月生,江西吉水縣人。1929年9月參加革命。1933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六軍團通訊員、警衛員、班長、副連長、指導員,參加了長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斗爭??谷諔馉帟r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衛生部司務長、指導員、教導員。在華北與日本侵略軍作戰數十次。解放戰爭時期隨西北野戰軍轉戰大西北,經歷了青化砭之戰、羊馬河之戰、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西府戰役、隴東戰役、扶眉戰役,后來到新疆工作。1984年離休,現居江西九江。 翻過雪山,翻過人生的山丘 像一枝干枯的、沒有一點水分的樹枝直沖天空,老紅軍杜宏鑒的手在與我們打招呼時便呈現了這樣的姿態,好像勁風一吹就會斷裂,卻又頑強而倔強地挺立著。 就在三個月前,杜宏鑒剛剛度過了自己105歲的生日。 這是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年齡,這樣的年齡也意味著,他,經歷了從舊中國到新中國的一切。 五四運動的風潮席卷全國的時候,杜宏鑒還只是個孩童。但十年之后,與五四運動的學生們有了相仿年紀的他,干了一件可以稱為命運轉折點的事——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入團意味著什么?我沒有辦法從杜宏鑒的口中獲得更多他加入團組織時的信息,不過有一些事可以肯定: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意味著是先鋒。但在那個年代,更可能意味著犧牲。 105歲的杜宏鑒精神狀態很好。見到我們來,他按照慣例拿出一個筆記本,翻到空白頁,示意我寫下名字、單位和電話。他很在意每一個來探望他、采訪他的人。據說這樣的本子已經記完很多很多本,從干休所鐘所長那里也證實了這樣的消息:“每一年至少會有50撥人來杜老家探訪?!?/p> 我寫完,他把本子拿起來,湊近。 “孫—偉—帥—”他一字一字地讀出來。不知道為什么,坐在他身旁的我,竟有一種喜出望外的感覺。 來之前,我們一行商量好,考慮到老人家的身體狀況,不適合讓他太過激動,因此我們只問他對未來的展望,不去提及那些過往。 可是,有些事情是永遠也繞不開的,因為,那是刻在骨頭里、淌在血液里的。 “您知道今年是建國70周年嗎?”我湊到杜老的耳邊大聲地問。 這是我第一回如此近距離地觀察一位世紀老人。他的臉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深褐色老年斑,一條條青色、紫色的毛細血管隱藏在皮膚下,卻清晰可見。他的兩頰已經深陷,很瘦,牙齒也只剩下一兩顆,可是這并不妨礙他清楚地回答我的問題—— “知道,知道!” “那您現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最大的愿望啊……富強。大家在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愛國、敬業、友善……”斷斷續續的,杜老完整地說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所有內容。 “那您對年輕的戰士們,有沒有什么想說的?” “強軍?!彼卮鸬煤芸?,幾乎是脫口而出,仿佛這個答案早就在他的腦海中醞釀。不管別人有沒有問起,這都是他對年輕一代官兵的希冀。 采訪張富清老人時,我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答案,由他們那一代人講出來,特別有說服力。 大兒子翻出了杜老的軍功章。它們被收納在一個木盒子里,那盒子原本只裝了一塊抗戰勝利70周年的紀念章,現在,解放西北的紀念章、“人民功臣”的勛章等統統裝在里面。 木盒打開,硝煙彌漫。對于杜老來說,這幾塊勛章實在也描述不盡他爬雪山過草地時的苦,挺進大西北建設新疆的累,更難以描述如今他輕描淡寫講述戰爭年代的犧牲奉獻、艱苦卓絕,內心到底泛起了多大的波瀾。 他清楚地記得,他是在1934年8月7日從湘贛蘇區出發的,他所在紅六軍團是先遣部隊;他還記得,他靠著一根小辣椒翻越了一座大雪山。這是我聽到他描述歷史的全部信息,再往深問,他揮揮手說:“不講了?!?/p> 他說自己是幸運的,活下來就是幸運的。是啊,在戰爭年代,這樣的幸運不是人人都有。但在和平年代,也不是人人都能像杜老一樣,堅強地翻越了一座又一座人生的山丘。 握杜老的手,我會把動作放輕放緩。相反的是,他握住我的手,卻干脆而有力。這雙手,曾抬起過受傷的戰友,掩埋過犧牲的同伴,拿起過戰斗的鋼槍,也拎起過老伴的菜籃。這雙手,曾年輕、曾豐滿、曾有力,如今,它干枯,卻依舊頑強。 離開時,杜老兒子陪著他下樓散步。兩個小時前,九江剛剛下過一陣子急雨,現在天正放晴。迎著夕陽,杜老步子輕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