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劉華清將軍:感謝有您,我們終將駛入深海遠洋發表時間:2019-01-14 15:58 鈞正平工作室 2019-01-14 09:25 2019年1月8日上午,我國第二艘航母順利返回大連造船廠碼頭,成功結束了第四次海試任務,有關航母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這張圖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年邁的劉華清將軍踮著腳,“傾聽”美軍士兵的講解,如同小學生般虛心求教,令無數國人淚目。 百年航母夢想,今朝終成現實。多想告訴他,如今,我們的海軍不但有了自己的航母,而且還能夠自己建造航母。 △劉華清同志遺像 2019年1月14日,是劉華清將軍逝世8周年紀念日。今天,我們無比懷念劉華清將軍! 0 1 “給100塊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中。” 他13歲投身革命,從紅色小交通員、兒童團長成長為黨和軍隊的高級干部,戎馬征戰70載,一輩子恪守信仰、一心向黨。 1934年,他參加了紅二十五軍長征。11月16日那天,紅二十五軍前梯隊第二二四團前進至方城獨樹鎮附近,準備通過公路時,遭遇國民黨軍伏擊。 紅軍倉促轉入防御,戰斗中,他作戰英勇,不畏艱險,不幸腿部受重傷。 按照規定,組織上已經明確了傷員可以就地安置。但他態度無比堅決,不肯離開隊伍:“給100塊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中?!?/span> 就是憑著這種跟著紅軍、跟著黨的決心和毅力,他忍著劇痛、拉著馬尾巴追隨大部隊行軍,硬是走過了長征。 那一年,他不過才18歲。在我們現在看來,也許剛剛高中畢業或者參軍入伍??删褪窃谶@樣一個年紀的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堅決聽黨話、鐵心跟黨走。 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再到新中國發展建設時期,直至1998年82歲退休,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組織分配他做什么工作他就做好什么工作,黨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 △1945年9月,劉華清同志率部攻克夏津縣城后留影 △1949年12月,劉華清在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 △1955年9月,劉華清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2006年,他在自己90歲生日當天說:“我過去是個小兵,現在是個老兵。兵兵兵,永遠是個兵!” 0 2 “如果中國沒有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 他是探索大國海軍戰略的追夢者,也是國防裝備現代化的開拓者。66歲出任海軍司令員,全力打造現代海軍,把全部的生命奉獻給了中國的國防事業。 航空母艦是一個綿延了近百年的中國夢,可以說航母的歷史有多久,中華民族的航母夢就有多長。而在中國人長達百年的航母夢中,后40年都有他的身影。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任艦艇研究院院長時,就十分關注世界海軍強國航空母艦的發展和應用,思考過航母的研制問題。 1970年5月,他主持完成了《關于建造航母問題的初步意見》。這份報告文字不長,但意義非凡。中國航母終于從夢想進入高層決策視野,并由他構思出第一個“概念模型圖”。 1975年9月,時隔五年之后,他第二次力陳上馬航母的重要性。在那篇著名的《關于海軍裝備問題的匯報》的萬言書中,他向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鄧小平建言:“盡早著手研制航空母艦!”同年10月,他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員,促成了一批重要工程上馬。 1982年8月,他出任海軍司令員,確立了中國海軍戰略理論,提出了海軍作戰方針和海軍裝備發展方針。 △1983年2月,劉華清與南海艦隊駐島水兵交談 他著眼建設強大海軍,非常重視海軍裝備建設,參與領導了導彈驅逐艦的發展決策和研制生產,組織指揮了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指導設置了南沙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并一手推動了航母的前期論證與預研工作,在海軍發展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 △劉華清視察中國第一支基洛級常規潛艇部隊 △劉華清視察中國第一代潛射核導彈巨浪-1 1984年1月,在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上,他首次公開提出:“航空母艦總是要造的”。 △1986年11月,劉華清檢閱來訪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編隊 1987年,他又一次匯報,將航母列為海軍未來裝備規劃的最關鍵問題,下令開辦了中國第一個“飛行艦長班”,目的就是為將來中國的航空母艦培養艦長。 即使到了1988年之后,他已經調往中央軍委擔任領導工作,但他還是繼續關注航母問題,經常聽取航母課題研究情況的最新匯報。 在他看來,“海軍戰略涉及海軍建設的頂層設計,發展有兩大問題:一是航母,一是核潛艇。這兩項裝備,不僅是為了戰,平時也是為了看,看就是威懾!” “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2012年9月25日,他的夙愿終于變成了現實,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正式交接入列海軍。遺憾的是,他終究沒能看到航母下水的那一刻。 0 3 “如果我們的干部提升要靠跑靠要,風氣壞了,軍隊還有什么希望!” 他律己嚴格,“三推親人”,唯一的胞弟一生務農。他的一生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始終把基層官兵和人民放在心上。 △1989年6月,劉華清與解放軍某部基層官兵在一起席地而坐 他的弟媳陳文清曾經想請他為侄子安排個工作。他果斷回絕道:“孩子大了,自己多學點本事,哪里找不到事干。如果我出面說話,不是為難別人嗎?” 他唯一的胞弟劉梅清想讓哥哥為自己開個“綠燈”,在政府部門謀個“差事”。他批評道:“你本身是個農民,書讀得不多,文化不高,到政府部門工作不適應,留在村里有田種,有活干,不是很好嗎?” 他的姐姐劉潤清,從小到大一直很照顧他,靠著織布掙錢供他讀書。有次,他看望姐姐劉潤清時,姐姐提出想把女兒的戶口轉到城里去。他很為難,安慰道:“孩子們都轉出去,沒文化,不能工作,怎么辦呢”“全國這么多農民,都轉戶口安排工作,國家怎么承受得了?我們是國家的人,不能干不符合國家政策的事情?!?/span> 古人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這樣的道理,在他那里從來都行不通。他雖官至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干部,依然始終堅持潔身修德、清廉自律,對待親人堅決不搞“特殊化”。他“三推親人”的故事在家鄉湖北也被傳為佳話。 縱觀劉華清將軍的一生,他心系國防、情系入民,不論走到什么崗位,不改的是愛民心腸,不變的是布衣本色,以赤子情懷千方百計為家鄉脫貧找出路、為老區百姓謀福祉。 △1996年4月,劉華清在云南麗江地震災區慰問人民群眾 上世紀80年代,國家計劃建設京珠高速公路,于是他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的鄒家華寫信說:“大悟縣是革命老區,那里交通非常不便,有很多生活用品運不進來,有很多特產運不出去,京珠高速公路如果能從大悟通過就好了!請給予考慮。”最終,京珠高速在大悟“拐了個彎”,為大悟縣脫貧解決了很大問題。 他晚年對自己有一個總結:“作為公民,我為國家和民族盡心盡力,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為軍人,我一直在沖鋒陷陣,沒有讓軍裝沾上污點;作為下級,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將來匯報,可以不用汗顏?!?/span>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寫照。 如今,中國的海軍發展,現正如他當年所愿,他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2018年國慶期間,中國海軍遼寧艦與國產航母在大連造船廠進行施工維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想,接力奮斗,繼續前行,是對先輩最好的紀念。 向大海道一聲:感謝有您,我們終將駛入那片深海遠洋! | 本文系鈞正平工作室原創;作者:王宇、陸?。粓D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