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兩會?代表委員說」蔡攀委員:弘揚遵義“三線”文化 厚植遵義城市精神發表時間:2024-01-30 17:57 1月30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遵義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新蒲新區開幕。會上,政協委員蔡攀帶來“弘揚遵義‘三線’文化 厚植遵義城市精神”的建議。 蔡攀表示,遵義市是“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時至今日,“三線”建設成果仍對遵義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三線”精神已成為遵義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種種原因,與其他“三線”城市相比,遵義在這段歷史文化的發掘、保護、宣傳、利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其體現在對“三線”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挖掘宣傳不夠、傳承研究不多、遺址遺跡保護力度不足、遺產資源的利用不夠等方面。對此,蔡攀建議: 加強“三線”文化保護工作。將“三線”建設遺址的保護和利用納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中,開展全市“三線”建設遺址遺跡的普查工作,科學制定“三線”建設遺址保護、開發、利用規劃。同時,由市文旅部門牽頭,將“三線”建設博物館升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面啟動“三線”建設博物館擴建(擴容)工作,系統、全面地展示“三線”單位的人物史、建設史、奮斗史和“三線”建設期間遵義的發展史。最后由民政部門牽頭,結合地名普查成果,繪制遵義“三線”建設遺址地圖,編纂《遵義三線建設地名 (故事)》,挖掘和保護遵義“三線”建設地名文化。 注重開發利用與保護同步。探索 “1964 文化創意園”“芳華里 3536 文化創意園”建設模式,在符合文物保護要求的前提下,將“三線”文化與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將閑置的廠房遺址開發成為文創產業的孵化器、聚集地。借鑒 194、264出租閑置廠房開辦“廠中廠”模式,在不改變廠房結構和原貌的前提下,將閑置的廠區開發成為各地中小企業的孵化園。在“三線”建設遺址上進行房地產開發或其他建設的,要盡量保留部分遺址遺跡,并在社區、街道、公交站點等命名上體現“三線”文化元素。 高度重視“三線”精神宣傳工作。建議由宣傳部門牽頭,將挖掘遵義市“三線”建設歷史、宣傳“三線”精神作為今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立專門研究機構,持續開展“三線”歷史文化研究工作;同時依托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政協文史委、遵義歷史文化研究會等機構,持續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史料發掘、征集、整理及編輯出版等工作。精心打造 1-2 部精品影視劇目,力爭在央視及省級媒體平臺展播。在市級新聞媒體開設專題專欄,持續刊載相關回憶文章最新研究成果等,讓更多遵義人民知曉這段歷史、銘記這段歷史。 深化“三線”精神干部教育。建議由組織部門牽頭,將“重溫三線歷史、傳承三線精神”作為各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的內容之一,通過實地參觀、場景再現、情景互動等多形式領悟和傳承“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將“三線”建設博物館作為市級黨性教育基地開發關于“三線”歷史”和“三線”精神的干部教育課程,通過專題教學、現場教學等多方式,豐富黨員干部教育內容。在市委黨校、貴州長征干部學院等開設“三線”精神相關課程,用“三線”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熱愛祖國、對黨忠誠,激勵他們愛崗敬業、艱苦奮斗。 深化“三線”精神學校教育。建議由教育部門牽頭,將“三線”歷史納入各大中小學本土教材,將“三線”精神作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和研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此外,將全市各地的“三線”遺址作為當地學校的研學基地,邀請當年的建設者進校園,講述他們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通過舉辦征文、展覽等多形式組織學生重溫“三線”歷史、品讀“三線”故事、感悟“三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