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蹲點采訪」“生態包袱”變“綠色動能”——遵義市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發表時間:2023-11-01 15:10 近年來,遵義市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廣秸稈飼料化、肥料化等利用技術,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豐收時節至,各地通過回收秸稈青黃貯、加工成復合飼料、過腹再加工為肥料還田等方式,鞏固提升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價值,實現了秸稈綠色循環、提質增效,帶動群眾增收。 秸稈變飼料增收又增效。 走進遵義山遵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一臺紅色的鍘切揉搓機正在忙碌運轉著。伴隨機器轟隆作響,滿地的高粱秸稈很快就被機器“吃得”干干凈凈。廢棄秸稈搖身一變青貯飼料、黃貯飼料,不僅有效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保障當地黃牛產業的飼料供應,同時幫助了周邊農戶提高收入,對推動綠色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的收購模式主要是去往田間地頭,以200元/噸的價格直接向農戶收購高粱或玉米秸稈,采用訂單式銷售模式,加工好的青貯飼料、黃貯飼料按480元/噸銷往貴州黃牛集團。截至目前,公司銷售額已達到200余萬,除去人工、粉碎、包裝、水電等費用,純利潤在20萬元以上?!弊窳x山遵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徐松介紹,借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牽引作用,切實解決了當地農戶秸稈回收利用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也拓寬了農戶增收的渠道。 山盆鎮太坪村村民敖藝告訴記者,“我種植高粱4年了,今年是第一次嘗試將高粱秸稈打捆售賣,比往年多了2000多元的收入,心里很高興?!?/span> 農作物的價值不單單體現在籽實,秸稈也同樣重要。如今,在匯川區秸稈綜合利用的良好氛圍日益形成,曾經的“生態包袱”早已變成“綠色財富”。 “此前匯川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在85%以下,大部分農戶都是將秸稈直接丟棄,現在秸稈綜合利用率已大幅提升至91%。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一方面能防止秸稈焚燒引起的大氣污染,以及規避秸稈焚燒引起的森林火災,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秸稈綜合利用效率,替群眾解了難題、富了收入、美了日子?!眳R川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羅立超說。 2019年7月25日落戶于匯川區山盆鎮的遵義山遵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主營脆李、大米等農產品加工收購、農資銷售、農機服務、秸稈收儲等業務。今年6月,依托秸稈綜合利用建設項目,公司通過向山盆鎮及周邊農戶收購農作物秸稈,建立完善的秸稈飼料化生產車間,與貴州黃牛集團建立秸稈飼料供銷合作關系,即積極踐行“龍頭企業聯合社農戶”模式,基本解決區域內高粱、玉米等農作物秸稈消納難題,實現了秸稈從傳統的人工還田、焚燒到機械化、規模化、飼料化利用的演變。 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建有秸稈收儲加工廠房2400平方米,秸稈飼料化生產線2條,日均生產80噸,每年預計可收儲農作物秸稈20000噸以上,生產加工秸稈飼料12500噸以上。從2023年7月正式啟動生產線至今,已收儲加工農作物秸稈5000余噸。 今年以來,遵義市堅持“農用優先、多措并舉”的原則,采取市場運作、政府扶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工作方式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其中,結合畜牧業產業發展需求,大力推進秸稈飼料化,從而充分發揮好秸稈在種養循環中的紐帶作用,節約糧食資源。 “生態包袱”變“寶貝疙瘩” 從過去的燒秸稈到現在的清潔能源,遵義市因秸稈綜合利用催生了一個變廢為寶的產業,秸稈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寶貝疙瘩”。 “老百姓以前燒蜂窩煤,現在換為燒我們的秸稈燃料顆粒,污染降低的同時成本也降低了!”貴州播陽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家以前用煤烘烤烤煙,現在都換成這種顆粒燃料,既節約了成本,又沒有了難聞刺鼻的味道?!鼻嗌缴鐓^村民王龍告訴記者,自己家的高粱秸稈現在全部由這家公司進行收購,沒想到廢棄的高粱秸稈不僅變成了現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新型燃料,還讓他家每年增加了兩千多元的收益。 破碎、粉碎、造粒、篩分、冷卻、包裝……近日記者在該公司廠房看到一條完整的生產線,玉米和高粱等農作物秸稈經過大型機器的處理,變成了一顆一顆的新型燃料,這條生產線每天可“消化”20噸以上秸稈。“周邊老百姓多用其來烘干茶葉、烤煙、釀酒,還有工業鍋爐的使用等。燃燒一噸這樣的顆??梢蕴娲?.8噸煤,燃燒一萬噸顆粒可減排500多噸二氧化硫,減排1.44萬噸二氧化碳污染量。同時價格與天然氣相比每噸要便宜三分之一?!惫矩撠熑烁嬖V記者。 據了解,該公司現有全自動化成型燃料機組4套,大型破碎、粉碎機各1臺,其他主要生產設備20余臺;在播州區范圍內已建成秸稈回收中心10余個,規劃生產能力為年產10萬噸生物質燃料。目前公司建有秸稈加工廠房5000平方米,秸稈收儲場地2500平方米,秸稈燃料化生產線1條,每年預計可收儲農作物秸稈1萬噸以上,通過科學配比(秸稈配比為15%-20%,廢棄木材配比為80%-85%)生產加工生物質顆粒燃料50000噸以上。截至目前,已收儲加工農作物秸稈3000余噸。 全面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不久前,務川涪洋鎮5100畝稻田迎來秋收,連片的水稻長勢喜人,層層稻浪迎風起伏,沉甸甸的稻谷壓彎了稻稈,預示著今年糧食的豐產和豐收。伴隨著“轟隆隆”的機鳴聲,在農機手熟練的操作下,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稻田中來回穿梭,割稻、脫谷、碎稈、還田一氣呵成,不僅增加了土地肥力,提高了土地經濟效益。 在湄潭縣,貴州湄潭農興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按每噸240元-300元的價格回收農戶秸稈,回收的玉米稈主要用來做飼料,稻草主要銷售到茅臺集團制作曲藥。 鳳岡縣貴州省龍灘口集團以收購800元/噸干谷草(外采1200元/噸),250元/噸(外采450元/噸)干玉米秸稈,用于青黃貯飼喂肉牛。截至9月17日,公司今年已收青貯18480噸、干谷草621噸、干玉米秸稈1473噸,共計支付農戶資金1276萬元。 仁懷市五馬鎮則采取“支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實行“政府統籌、村級承包、群眾收割、公司收購”回收方式,通過“強組興村”工作隊全面召開群眾會動員群眾回收秸稈,從田間地頭運來的秸稈,歷經粉碎、發酵、壓塊、捆扎、裝袋等工序,轉眼變成牛羊的“口糧”和農作物的“肥料”,全面提升秸稈回收使用率。據測算,該鎮2023年預計可回收高粱秸稈2萬余噸,可實現群眾增收4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30余萬元。 為解決貴州駿達畜牧業有限公司肉牛飼草飼料的供應問題,龍溪鎮飼料加工廠按到廠價每噸260元、520元和3000元左右分別收購玉米秸稈、全株玉米和干玉米粒。將秸稈加工成復合飼料,實現秸稈飼料化綜合利用,有效解決了農戶處理秸稈的難題,還實現了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其中龍溪鎮木葉頂村民騰樹友回收秸稈銷售飼料加工廠,將近增收一萬塊錢。 …… 遵義各地在保障糧食顆粒歸倉的同時,全面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回收的秸稈,不僅能夠作為飼料,還能用于熱能、建筑材料等,加工處理過后還可以替代木材和煤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