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張 苗 茍志國責任編輯:杜汶紋
蘇芬戰爭中,芬軍后勤保障遠超蘇軍,圖為在炊事車旁領取早餐的芬軍士兵
原 典
《百戰奇略》飽戰篇原文為:凡敵人遠來,糧食不繼,敵饑我飽,可堅壁不戰,持久以敝之,絕其糧道。彼退走,密遣奇兵,邀其歸路,縱兵追擊,破之必矣。法(《孫子兵法·軍爭篇》)曰:“以飽待饑。”
飽戰篇大致內容為,敵方從遠方攻來,糧食供給常常面臨困難。在敵饑我飽的情況下,我方應堅守壁壘、拖垮敵方,同時斷絕敵糧道。待敵方糧食消耗殆盡退走時,我方派奇兵斷其退路,出動大軍追擊,必定取勝。誠如古代兵法所說:把糧食儲備足,讓吃飽的部隊去對付饑餓衰弱之敵。
戰 例
唐朝武德(公元618年至626年)初年,劉武周割據太原,派部將宋金剛率兵南下駐黃河東岸。李世民率唐軍屯柏壁(今山西省新絳縣西南)與其對峙。李世民認為,宋金剛部人雖多,但軍需供應無法保障,只能靠掠奪維持,因此一定企圖速戰速決,唐軍應堅守不戰,待其糧食匱乏時再戰。于是,李世民派劉洪等將領率兵切斷宋金剛部糧道,迫使宋金剛部因缺糧北逃。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爆發。時值冬季,氣溫接近零下40攝氏度,蘇軍后勤保障工作面臨巨大考驗。然而,蘇軍寒區作戰準備嚴重不足,其高層認為可速戰速決,因此并未進行充分后勤物資準備。作戰中,芬蘭軍隊重點打擊蘇軍野戰廚房、載運補給品和構筑棲身之所器材的卡車,破壞蘇軍后勤補給。沒過多久,蘇軍本就捉襟見肘的后勤保障體系幾近癱瘓,伙食供應極差、只能啃面包充饑的蘇軍,戰斗力嚴重下降,在蘇芬戰爭第一階段遭受重大挫折。
計謀分析
以逸待勞確?!帮枴薄!帮枒稹笔且詳晨臀抑鳛榍疤?,即我占據天時地利等優勢。要想保持并充分發揚我方優勢,應合理保存有生力量,通過“集人聚谷”等手段加強后勤保障,保證物資供應源源不斷,使我方始終處于“飽”的狀態,進一步強化自身實力,確保有足夠力量抗敵進攻甚至反擊,這是“飽戰”成立的根本前提。同時,在戰爭史上,攻勢一方的實力往往比防御一方強大。因此,在強敵進攻的態勢下,以逸待勞是最好的作戰原則,為防止“士卒意不專,有潰散之心”,當務之急是隱忍待發,減少與強敵的正面接觸,只要能抵擋住敵氣勢洶洶的前幾波攻勢,我方“飽”的優勢就可逐漸顯現,強與弱就可能發生轉化。
蘇芬戰爭中,面對蘇聯30萬大軍的進攻,芬軍對寒冷氣候有充分準備,著重解決部隊保暖服裝、高熱量食物供應等問題。蘇芬雙方保障差距明顯,一邊是基本沒有任何御寒措施、身著薄衣瑟瑟發抖連槍都拿不穩的蘇軍,一邊是以逸待勞、內著保暖衣外披軍大衣的芬軍。蘇軍只能啃面包充饑,而芬軍一日三餐都有熱食且種類多樣、營養豐富。后勤保障質量的高低,決定了蘇芬兩軍戰斗力的高低,蘇軍在第一階段遭受挫折自是難免。
釜底抽薪使敵“饑”。戰爭作為以人為主體的客觀物質活動,一刻也離不開必要物質基礎,因此“飽”成為戰爭賴以進行并取得勝利的首要前提。不過,“飽戰”并不等同于消極避戰或不戰,所謂“持久以敝之”,并非強調一味被動防守,打贏仍是最終目的。因此,在強調保存實力,實現“飽”的同時,還要想方設法使敵“饑”,使敵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迫其不戰自亂。對孤軍深入遠距離作戰的敵人而言,一旦未能實現企圖,被拖入持久戰中,補給線就是生命線,后勤補給安全極有可能成為制約其軍事行動的“軟肋”。因此,使敵“饑”的最好辦法就是“絕其糧道”,即切斷敵后勤運輸線這個“七寸”。敵釜底之“薪”被抽,自然就徹底喪失主動權。
柏壁之戰中,唐軍取勝固然與李世民堅守營壘不戰有關,但劉洪切斷宋金剛糧道,是壓倒宋金剛部的最后一根稻草。與蘇軍實力對比極為懸殊的芬軍能夠在第一階段以小博大,并非因其擁有所謂堅固的“曼納海姆防線”,而是芬蘭人切斷蘇軍物資補給線,使蘇軍缺衣少食,大批官兵死于嚴寒和饑餓。
適時出擊攻敵心。敵我后勤保障實力的消長決定著戰場態勢優劣的轉換,通過以逸待勞和釜底抽薪,已形成“敵饑我飽”的大好局面,此時要求指揮員敏銳觀察戰場形勢,抓住合適時機出擊,確保一擊必中,而具體出擊時機取決于“客軍”官兵的軍心斗志。孤軍深入之敵往往是背水一戰,特別強調一鼓作氣,以充分調動官兵決勝意志和信心,然而這樣的做法也存在一定風險。當戰局出現變故,敵久攻不下被孤立,又因糧道被斷欲戰不得、補給困難時,支撐其士氣、軍心和戰斗力的基礎也被徹底摧毀,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待敵士氣低落、軍心渙散時,便是我最佳出擊時機,可一舉取勝。因此,攻心奪氣,瓦解敵人氣勢,是“飽戰”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