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作者:朱冬生責任編輯:于雅倩
永不消逝的電波
■朱冬生
1958年上映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一部紅色經典作品,60多年來一直魅力不減。今天,在不少營區,戰友們仍常能看到影片主人公李俠的英雄形象。這部電影和《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鐵道游擊隊》一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軍人。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黨中央為了加強上海地下黨的工作,打擊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投降派,把延安優秀的電臺通訊戰士李俠派往上海,讓他與共產黨員何蘭芬假扮成夫妻,保證延安與上海地下黨秘密電臺的聯絡。李俠與何蘭芬展開工作不久,由于日軍加強了對電臺的反偵聽,李俠不幸被捕。不過,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方面派往上海的情報人員,可加以利用,便將他釋放了。出獄后,國民黨上海情報系統也誤以為李俠是重慶國民黨派往上海的潛伏者,便威逼利誘李俠為國民黨上海情報系統服務。李俠面對“日偽蔣”敵人的包圍,在險惡繁雜的環境中巧妙與敵周旋,不斷截獲重要情報,有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投降派??箲饎倮螅虾5膰顸h反動派瘋狂搜捕共產黨的地下電臺,李俠奉命轉移。但此時,李俠又收到一份極為重要的情報。他中止了自己的撤離,立即向延安發報。當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最后的告別信號時,已身陷敵人的包圍中。
在這部電影中,人們從李俠身上看到了革命者寧死不屈的英雄形象。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一批又一批像李俠這樣的共產黨人,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到來,堅守信念、無懼生死。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李俠的人物原型是烈士李白。40年前,知道李白名字的人并不多,知道他英雄事跡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作為隱蔽戰線上的一名革命戰士,身處敵穴,朝不保夕,這是要有一種操守、一種信仰、一種力量才能堅持斗爭的。
我對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也有一份軍人的執著。1980年5月,我在整理稿件時,看到了一篇署名老紅軍周維的手稿《紅色電波》。憑借黨史、軍史研究工作的經驗,以及所看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留下的深刻印象,我立即意識到周維回憶錄中記述的老紅軍李白與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李俠應該是同一個人。于是,我認真地編輯了這篇文章,并改名為《永不消逝的電波》。
為準確回顧歷史,緬懷先烈,文章編好后,我用了10多天的時間在資料室里查閱檔案,在數萬篇回憶錄里尋找與《永不消逝的電波》相關的機要通信工作歷史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不僅查到了老紅軍周維的人物經歷,也找到了散見在許多資料中有關李白烈士的基本情況。這些史料,準確說明了周維《紅色電波》文章中的李白,就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
周維,江西南昌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紅軍時期曾任無線電臺報務員,中央軍委無線電總隊報務主任,紅五軍團無線電分隊隊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第三科(機要通信)科長。新中國成立后,任軍事電信工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
李白,湖南瀏陽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參加長征。曾任無線電臺臺長、紅五軍團無線電隊政委。1937年受黨中央派遣,到上海從事秘密電臺的機要通信工作。1942年、1945年和1948年曾三次被捕,在獄中經受各種酷刑,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在上海浦東犧牲。
周維在《紅色電波》里是這樣回憶李白的:我在紅五軍團無線電分隊當隊長。在我們分隊里,有一個好的帶頭人,他就是我們隊的政委李白同志。部隊剛過彝族地區,就鉆進了深山老林。我發了一夜高燒,身子更虛了,勉強喝下半碗糊糊,拄根樹棍就隨著隊伍出發了。李白同志讓指導員帶隊,自己卻又來照顧我。許多戰士想背著我走,那怎么行呢?幾百斤重的機器已經壓彎了他們的腰,電臺比人重要,我決不能拖累他們?!半娕_重要,人也重要!”他叫兩個戰士把我抬到擔架上,他和另一個戰士抬起擔架就走?;杌璩脸敛恢^了多久,當我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張床上,軍團部的醫生和李白同志坐在床邊。我一把抓住李白同志的手,望著他微笑的臉。李白同志輕輕地替我揩掉不知是什么時候涌出來的兩顆淚珠。長征勝利結束,到了延安。李白同志后來奉黨的命令,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他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黨失去了一個堅強的戰士,我失去了一個可尊敬的戰友……
為了證實這一情況,我還詢問了周維和李白的老戰友、毛主席的機要秘書、紅軍時期就開始跟隨毛主席做電臺保障工作、1955年授少將軍銜的黃有鳳。黃有鳳、周維和李白曾是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初期的戰友,也同為這一時期中央軍委電臺通信部門的領導。我見到黃有鳳的時候,他剛從中央保密局副局長的位置上退下來。他對李白從延安派往上海,后來又在上海犧牲的情況全知道。他肯定地告訴我,《永不消逝的電波》講述的就是李白的故事。
黃有鳳、周維、李白的革命經歷相似,他們在紅軍時期、抗日戰爭初期的戰斗經歷是重合的。黃有鳳、周維、李白在長征路上和到延安以后都在軍委電臺機要部門從事領導工作。李白的資歷比較老,1925年的黨員,當時在延安都是職務比較高的領導干部。把李白這樣的老黨員派往上海,可見中央對上海斗爭的重視。把李白從延安派往上海這一最高機密,知道的人肯定不多。而作為軍委電臺的實際負責人周維和黃有鳳是知道的,來自于上海地下黨的電報也都是由周維或黃有鳳親自譯電并直送中央有關部門的。
李白即為《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李俠的原型。隨后《星火燎原》雜志(1980年8月創刊號)即以《永不消逝的電波》為題發表了周維的文章。我在周維文章的結尾處加了一段話:“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描繪的可能不是李白同志,但他是千千萬萬個李白同志的縮影,他就是一個‘永不消逝的電波’?!?/p>
后來,北京郵電大學在校園里建立了由陳云同志題寫的“李白烈士”塑像,鄧穎超同志為塑像題詞。李白、黃有鳳、周維這些電臺工作者,是當時中央領導同志工作中離不開的人。凡是發給中央和中央發出去的電報,需要中央領導傳閱的,都是由他們親送。由于職業習慣,他們從不和人主動搭話,但當時的中央領導同志幾乎沒有不認識他們的。
在李白烈士塑像石碑上,刻著鄧穎超同志的題詞:“像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所寫的原型李白同志,為了黨的利益,最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些同志是永遠值得我們懷念的?!?/p>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和老紅軍周維所寫的文章《紅色電波》都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電影和文章所講述的紅色故事和所彰顯的革命精神,就像一束“永不消逝的電波”,永遠光輝燦爛,光照歷史,光照今天,光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