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責任編輯:杜汶紋
軍歌乃軍魂所系,軍威所在,聚集著永不磨滅的戰斗精神。每當軍歌響起,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當年,《八路軍進行曲》一經問世,就像嘹亮的沖鋒號一樣,鼓舞和激勵無數革命先驅前仆后繼,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英勇殺敵。它后來幾經修改,成為了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八路軍大合唱》的誕生
1938年8月15日,從延安魯藝剛剛畢業的作曲家鄭律成,被分配到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宣傳科任音樂指導。1939年春,年輕的鄭律成受音樂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的影響,決定創作《八路軍大合唱》。他找到詩人公木商議創作。很快,他們確定了一起創作“大合唱”的設想。
公木坐在昏暗的窯洞里構思。詩人的思緒已穿過耳邊不時傳來的歡聲笑語,飛越到前方,曾經經歷過的戰地生活歷歷在目,想象沖破時空、詩情迸發、文思泉涌。在不到1周的時間里,公木創作了7首歌詞:《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快樂的八路軍》《炮兵歌》《騎兵歌》《沖鋒歌》《軍民一家》,加上他原來的《子夜崗兵頌》一共8首。
公木不是科班出身,作詞常常聽鄭律成的意見。從命題構思到謀篇造句,公木都依照鄭律成的要求完成。鄭律成設想《騎兵歌》中要有馬蹄嗒嗒前進的腳步聲,《炮兵歌》要有轟隆隆震天響的氣勢,《八路軍進行曲》則要長短相間、寓整于散、韻律和諧、節奏響亮,中間還要并排安插上三四個字的短句,諸如此類的要求,公木凡能做到的都統統照辦。
進入譜曲階段后,為了便于交流,公木和鄭律成搬到了一起居住。為了譜好曲,鄭律成傾注了滿腔熱情。有時,他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搖頭晃腦,一會兒敲敲桌子,一會兒拍拍大腿,對詞曲進行反復推敲和琢磨。為了不影響公木讀書和工作,鄭律成有時就跑到外面去思考。一天,公木發現鄭律成的手破了。原來,為了譜好曲子,鄭律成雙手各執石子邊想邊敲,反復琢磨,忘情之下把手指都敲破了。
1939年冬天,《八路軍大合唱》由魯藝音樂系油印成冊,并由鄭律成指揮,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進行專場演奏。當時既未宣布誰寫詞,也沒說明誰作曲。公木后來回憶道:“那時我們從不計較名利,在臺下聽聽,聽完就走了,也沒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有多么了不起?!?/p>
《八路軍大合唱》那嘹亮的歌聲像長了翅膀,迅速傳遍延安,傳唱到塞北高原,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鼓舞著八路軍健兒奮勇殺敵,得到我軍指戰員們的肯定和贊揚。
《八路軍進行曲》的演變
1940年5月,總政治部宣傳部長蕭向榮把這兩個年輕人請到文化溝青年食堂,吃了頓延安的美味佳肴———紅燒肉和“三不沾”(注:也叫桂花蛋,是用雞蛋黃、淀粉、白糖加適量的水攪勻炒成的,不粘盤、不粘牙、不粘筷子,故稱)。同時告訴他們,這些有關八路軍的歌曲已由抗大學員傳唱到各個根據地,很受廣大指戰員的歡迎,為此特向他們祝賀并敬酒,祝他們今后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期望他們更認真地向工農群眾學習,再接再厲地為士兵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隨后,《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刊登在總政主編的報刊上。其中,《八路軍軍政雜志》刊登了《八路軍進行曲》曲譜。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八路軍大合唱》中的《八路軍進行曲》的歌詞內容充分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把人民子弟兵驅逐日寇、收復失地,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革命精神和一往無前的戰斗作風,用凝練集中、鏗鏘有力、熱情奔放的語言表現出來,整個曲調與之配合得天衣無縫。
鄭律成在音調上吸收了進軍號角的特點,嘹亮而剛勁,帶有一往無前的戰斗氣魄;在音樂進行上連續呈向上跳進的趨勢,充滿了陽剛之氣;在節奏上連續使用切分音,呈現出分解式三和弦的旋律風格,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了五聲性旋法,突出了音樂的沖擊力和雷霆萬鈞的氣勢。通篇詞曲渾然一體,音樂嘹亮,氣勢磅礴,形象地刻畫了人民軍隊堅定自信、英勇豪邁、無堅不摧的革命氣概,人民軍隊肩負歷史重托,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英勇奮戰的英雄形象,讓人震撼,催人奮進!這首在軍歌創作的民族風格化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歌曲,迅速成為表達八路軍將士情懷、激發官兵斗志的有力武器,深受廣大軍民喜愛。
《八路軍進行曲》采用西洋大調式寫成,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又不失中國人的審美情感。特別是開頭的第一句“向前,向前,向前!”,從音樂形態上看不過是一個“同音反復”的樂句,這里的“重復”卻不是簡單的復制:第一個“向前”對應的是前長后短的切分節奏,第二個“向前”對應的是時值相同的等分節奏,第三個“向前”對應的是一個前短后長的逆分節奏。這種極富動力性和內在結構力的節奏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聽覺語言,如同戰場上的沖鋒號,給人勇氣和力量。鄭律成自己曾講,這首歌曲起句富有沖擊力的音調節奏,是受到《大刀進行曲》的啟發,但這里與整體音樂形象的表現因素,如八度音程的上下跳進、堅定果敢的音調與音型模進、同音重復等形象的結合來看,已不是“大刀”的形象,而是千軍萬馬一往無前的挺進形象了。
《八路軍進行曲》不僅在各抗日根據地唱得響亮,甚至在抗戰后期連國民黨的部隊也愛唱。國民黨陸軍上將孫立人是著名的抗日將領,1997年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的《紀念孫立人文集》中寫道:“他也特別喜歡‘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支進行曲,并讓軍中教唱。到后來聽說這支歌成了《解放軍進行曲》,才不唱了?!?/p>
抗戰勝利后,抗日民族戰爭轉變為人民解放戰爭,八路軍發展為人民解放軍。1946年,《八路軍進行曲》這首見證了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著名進行曲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不管是八路軍還是人民解放軍,都是人民軍隊,性質依舊,為人民解放、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主題思想沒變,反映軍人高昂進取的主調也不變,因此只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和任務,把原歌詞中的“善戰的隊伍”“永遠抵抗”“直把那日寇驅除國境”“抗戰”“日寇”“華北的原野”等少數詞句做了相應的修改。改動的地方,大多具有抗日戰爭年代的背景和色彩。
軍歌壯軍威,改名后的《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依然是進軍的號角,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緊隨著人民軍隊進軍的步伐,響震河山。人民解放軍高唱著它進行了三大戰役,高唱著它百萬雄師過大江,高唱著它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1949年10月1日,在隆重的開國大典上,這支名曲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演奏曲目,回響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修訂了《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歌詞,刊于由總政文化部編印出版的《部隊歌曲選集》第1集。同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命令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的附錄二,以《人民解放軍軍歌》之名刊登了該曲。1953年5月1日頒布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附錄二重新以《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之名刊登了這首歌。
歌詞在不同年代稍有變化。1939年原始歌詞版本里“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一句,在1949年的版本中變成為“全中國人民徹底解放”;在1964年拍攝的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中,攻入上海的解放軍戰士脫口唱出的是“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現在人們熟知的軍歌版本則為“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最初手稿末句為“向華北的原野,向塞外的山岡”,1949年版本則為“爭取民主自由,爭取民族解放”,但如今的歌詞是“向最后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解放戰爭時期,實際上各地部隊都在修改這首歌的歌詞,不一樣的版本很多。
軍歌的歌詞一直與時俱進。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中的軍歌版本顯然將以前抗日的號召改為“討蔣”的檄文。1945年毛澤東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正式確立之后,歌詞“勝利的旗幟”又變成了“毛澤東的旗幟”。
1965年,《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被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7月25日,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正式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同日,總參、總政為正式頒布軍歌聯合發出《關于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通知》和奏唱的暫行規定。其歌詞也最終確定為:“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人民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革命歌聲多嘹亮!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后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標識之一。
公木曾說:“如果我不坐幾次牢,不親身參加抗戰,不親自作抗戰時事研究,那是絕對寫不了這樣的歌詞的。在‘八路軍大合唱’中,抗戰的3個階段,我都寫上了,寫成大兵團音樂形象,不是個游擊隊的形象。其實,1939年還沒有形成大兵團,但要站在抗戰形勢發展的高度去寫。這是我當時的一種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覺地寫的。不是首長叫寫的,也沒有誰告訴我要這么寫,也沒領導提意見,更沒有開什么研討會?;叵肫饋?,那時我們二人膽子也真夠大的,既沒有請示也沒有匯報,一寫就是軍歌、進行曲。這樣的環境,我想只有在那個年代才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