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時報作者:張德勤責任編輯:杜汶紋
大渡河戰役是紅軍長征途中一場驚心動魄的作戰,也是人民軍隊戰史上一場生死存亡的作戰。此役主要包括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戰斗兩個部分,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又一關鍵之戰。1935年5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后,為徹底粉碎蔣介石企圖憑借大渡河消滅中央紅軍的目的,紅軍先遣隊于24日突然襲占大渡河南岸安順場渡口,殲敵2個連,繳獲渡船1只,控制了南岸渡口。次日,由紅1團第2連17人組成的突擊隊強攻占領了北岸渡口,打垮了敵人的反撲。但由于追敵逼近,缺乏渡河工具,毛澤東和中革軍委領導果斷決定兵分兩路,夾江而上奪取瀘定橋,保證大軍渡江。29日下午4時,由紅4團22名官兵組成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彈雨,攀著13條鐵鏈,沖過大渡河,奪取了瀘定橋。后續部隊立即渡河攻克瀘定城,殲滅守敵一個團。接著,中央紅軍主力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大渡河戰役的勝利,為中央紅軍北上開辟了通道,徹底粉碎了蔣介石殲滅中央紅軍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粉碎了蔣介石妄想使中央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美夢。
以史為鑒,精心準備
強渡江河作戰始終是陸軍面臨的一大難題。進攻方必須通過各種手段,對河流的水文、地質等情況特別是渡河點以及敵軍設防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之后,方能制定出正確的作戰方案。
1935年5月,中央紅軍通過彝族區后,被天險大渡河擋住去路。當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統領大軍在大渡河邊,就是因為對背水作戰、渡水作戰的特殊性認識不清、準備不足,被清軍圍殲于安順場地區。蔣介石見中央紅軍走進石達開全軍覆沒之地,狂妄叫囂著要使中央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其實,和72年前的石達開相比,中央紅軍所面臨的形勢要嚴峻得多。蔣介石調集重兵圍追堵截,并制定了把中央紅軍封鎖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礱江以東地區,予以“根本殲滅”的作戰計劃。對于石達開兵敗大渡河,毛澤東同樣清楚。5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會理召開了著名的鐵廠會議,就如何突破大渡河防線做了周密部署。毛澤東堅定地說,我們不做石達開第二!中央紅軍過彝區時恪守民族平等政策,并深入當地老百姓家中進行耐心訪查,贏得當地人民群眾大力支持,為搶渡大渡河做好了先期準備。原國民黨24軍參謀長張伯言回憶:“當時拾得紅軍行進路線略圖,沿途大小路徑里程、村落居民,注解非常詳細,好似戰前專人勘察一樣?!奔t軍情報全面準確,與人民魚水情深,牢牢把握住了戰略主動,戰略部署思慮深遠,戰術執行雷霆萬鈞。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戰爭的歷史是后來者研究戰爭、審視戰爭、把握戰爭的不竭財富,我們只有注重加強研讀戰史戰例,才能以史為鑒、知史明智。
審時度勢,臨機決策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事情總是在起變化,周全的方案有時也難免要臨機調整。中央紅軍強渡大渡河確實是險之又險。大渡河水勢兇猛,河寬約300米,河中心水深30米,水流異常湍急,自古就是兵家談之色變的險地。國民黨軍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在大渡河上下游嚴密布防,并將船只、糧食等物資統統搜走。紅軍先遣隊順利渡河后,大部隊渡河缺乏工具,共有3只木船(繳獲的1只、在渡口下游找到2只),最多只能坐40人,往返一次需要幾十分鐘,幾萬大軍如果只靠3只木船來渡河,不知要多少時日,而架橋在時間和條件上也都不允許,情況十分危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于5月26日中午趕到安順場,在仔細了解了情況后,審時度勢,果斷決定紅軍沿大渡河兩岸趕向距安順場160公里的瀘定橋。毛澤東和中革軍委決定兵分兩路,紅1師和干部團為右縱隊,循大渡河左岸前進;紅1軍團部、2師主力和5軍團為左縱隊,循大渡河右岸前進。兩岸部隊互相策應,溯河而上,奪取瀘定橋。軍委縱隊和其余部隊從瀘定橋過河。
當今時代,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贏得戰爭就更要在應變中適應戰爭,切實做好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預案,并在軍事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特別是在戰場情況發生突變巨變時,指揮員要快速反應、冷靜處理,準確分析判斷情況、及時調整作戰方案,做好臨機決策,以決策優勢贏得戰場主動。
兵貴神速,靈活機動
中國古代兵家講,兵貴神速,機不可失;兵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恩格斯也曾指出“時間就是軍隊”。計劃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時,中革軍委果斷地決定避實就虛,聲東擊西,利用敵人的錯誤估計,把敵軍兵力較弱的安順場作為強渡大渡河的突破口;同時另派一支小部隊偽裝主力紅軍,走寧雅大道前往大樹堡,大造聲勢,以吸引和迷惑富林之敵,掩護主力紅軍從安順場強渡大渡河。中央紅軍面對渡船太少的實際,決定分兩路北上瀘定橋。敵軍也急調兵力開往瀘定橋。誰先一步到,誰就奪得先機。中央紅軍迅速作出反應:提前一天奪橋!命令由“十萬火急”變成“萬萬火急”。28日,在紅4團向瀘定橋急行軍的時候,對岸川軍也在向瀘定橋增援,紅4團幾乎是在與敵人隔河賽跑。雨夜行軍,突然對岸增援的敵軍點燃了火把,紅4團領導靈機一動,決定也點起火把,讓敵人誤以為是他們的同伙。后來,對岸敵人累得不行,只好宿營了,紅4團還在拼命往前趕。一晝夜,紅4團邊打邊走急行軍240里!終于29日清晨趕在敵人前面到了瀘定橋。
兵貴神速,就是要以快制勝,最難得的是時間,最易失的是戰機?,F代戰爭首戰即決戰,發現即摧毀,這就要求我們未來作戰要精準計算時間、運用時間、爭取時間,切實提升部隊快速反應快速打擊能力。
信念堅定,英勇頑強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大渡河戰役,紅軍廣大官兵憑著對中國革命的無限忠誠,發揚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激流里勇進、險路上飆行、鐵索間強攻,與困難斗爭、與時間賽跑、與敵人戰斗。
紅4團急行軍240里,創下了一晝夜世界陸軍徒步行軍紀錄;強渡大渡河的17名勇士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壯舉,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當地77名船工“人歇船不歇”連續擺渡7天7夜,為奪取瀘定橋贏得寶貴的時間;飛奪瀘定橋的22名突擊隊員面對彈雨,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奪取了大橋,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的通道,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神炮手”趙章成在17名勇士前進受阻的情況下,憑借過硬的軍事素質4發4中,壓制了敵人火力,為強渡大渡河立下了汗馬功勞。
聶榮臻曾說,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有敵人根本不能和我們相比的政治素質和以劣勝優的機動靈活的戰術素養,特別是我軍指戰員那種無限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中國革命的偉大的犧牲精神,所以有時能絕處逢生,再開得勝之旗,重結必勝之果。
從強渡大渡河到飛奪瀘定橋,紅軍不僅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而且創造了人類挑戰極限的奇跡,這是堅定信念支撐下精神抖擻的進軍。今天,我們的物質保障相較以往有了巨大提升,但是我們的頑強意志、必勝信念不能丟,這樣我們不但能在“順境”中所向披靡,更能在“逆境”中出奇制勝。
(摘自2019年9月10日《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