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七十年 醉美新遵義發表時間:2019-10-08 09:05 來源:遵義市政府門戶網站 作者:李婷婷 轉折之城——遵義,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 歲月有痕,精神不朽。 遵義的70年是與貧窮落后作斗爭的70年,也是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70年。 70年勵精圖治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市用7年時間實現“兩連跳”,2015年突破2000億元、2018年突破3000億元大關,實現了歷史性趕超跨越。 截至2018年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是1949年的2113倍,位列西部非省會城市第5位,躋身全國經濟總量百強城市行列;實現人均GDP47931元,是1949年的1198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2億元,是1949年的350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0億元,是1949年的2274倍;固定資產投資2973億元,是1949年的22005倍;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4816.92億元、3336.84億元。 70年奮力拼搏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我市深入踐行“五步工作法”,緊緊圍繞“八要素”,深入開展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基本形成了茶葉、竹、辣椒和中藥材(花椒)、生態畜禽等為主導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體系。全市2018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33億元,是1949年的394倍,“黔北糧倉”正在成為“黔北錢倉”。 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大力推進“雙千工程”,工業經濟近年來領跑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煙草、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完備工業體系,培育壯大了89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先后于2012年突破500億元、2016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2018年達到1111億元,是1949年的7067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37%。 著力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大力發展以全域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促進商貿物流、批零住餐、休閑康養、金融、文化等產業發展,旅游業持續實現30%以上“井噴式”增長。全市2018年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215億元,是1949年的7798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0.5%,比1949年提高29.5個百分點。 70年滄海桑田 城鄉變化翻天覆地 我市堅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實施“縣城倍增計劃”,打造特色示范小城鎮,著力構建以“中心城區為龍頭、縣城區為骨架、建制鎮為支撐、中心集鎮為補充”的城鎮體系,全力推進新蒲新區開發建設,中心城區形成了“四區支撐、聯動發展”的新格局。2018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20平方公里,是1949年的30倍;常住人口212萬,是1949年的35倍。先后獲得了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茅草房變成了“小青瓦、坡屋頂、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墻、穿斗枋”七要素為主的黔北民居。2015年全市實現“縣縣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58公里,國省干道通車里程達5779公里,縣鄉道通車里程達12343公里,“村村通”公路16446公里,“組組通”公路11566公里,水路運輸通航里程達927公里,100%建制村通客運?!疤靿q變通途”,徹底改變了山區農村交通落后的面貌。建成骨干水源工程571個,徹底解決了630萬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所有行政村有可靠供電,實現了廣播電視、光纖網絡和4G網絡覆蓋。 堅持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面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大力實施“月月造林·增彩添綠”和“治污治水·潔凈家園”行動,建成2個國家級生態縣、5個國家生態示范區、38個國家級生態鄉鎮和95個省級生態村。建成縣城以上污水處理廠2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106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62%,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1%。 70年矢志不渝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我市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想方設法改窮業、挪窮窩、換窮貌、拔窮根,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2018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2312元、12265元,分別是1949年的245倍、323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盡銳出戰,務求必勝,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全市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49.2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4.3%下降到2.02%,實現了826個貧困村出列,19.7萬農村貧困群眾搬出大山,開始了全新的幸福生活。2017年,赤水市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全市目前共有7個縣脫貧摘帽。今年,將實現深度貧困縣正安縣脫貧摘帽,最后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3.1萬現行標準下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徹底解決遵義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撕掉貧窮落后的標簽,用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70年來,我市始終堅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增強。學前教育入園率達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0%,建成了10萬師生入住的遵義大學城。建成4家三甲醫院、22家二甲醫院、12家縣級中醫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相繼實現全覆蓋。城鎮人口失業率穩定控制在4.2%以內。實現了農村鄉鎮敬老院全覆蓋,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70.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42.2平方米,是1949年的9.38倍。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7.8萬戶。城鄉三項醫保參保率達95%以上,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4104元。體育場館實現縣縣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5平方米。連續24年6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地市”稱號,連續4次被授予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榮譽“長安杯”,連續5年進入全國30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前12位。 70年創新求變 改革開放成果豐碩 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到行政體制改革,從國有企業改革到市場領域改革,遵義創造了諸多成功經驗?!霸鋈瞬辉龅?、減人不減地”“四確五定”湄潭經驗寫入了中央文件,2015年在全國敲響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拍賣“第一槌”?;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等改革在全國產生了良好影響?!八脑谵r家·美麗鄉村”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了路徑。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49.64萬戶、注冊資本達6745.59億元,市級銀行業、證券保險業等金融機構180家,A股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 全面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著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高地,先后建成新舟機場、茅臺機場和渝貴高鐵,全面開啟“雙機場”模式,步入高鐵新時代,建立起通江達海的開放新通道。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遵義綜合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舟機場航空口岸、遵義軟件園、大學生創業園“六大開放平臺”陸續建成,縣縣搭建起工業園區(開發區)發展平臺。充分發揮毗鄰成渝和上海對口幫扶機遇,與巨人牽手,與巨人同行,實現了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先后與國內外25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與國內10多所高校開展全面合作,與眾多國企、民企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70年的艱辛創業是一曲氣勢恢宏的華彩樂章,7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黔北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從一個市域印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偉大。這一切成就的取得,歸功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歸功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歸功于800萬遵義革命老區人民的艱苦奮斗。 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面加快黔川渝結合部中心城市建設,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和同步小康的全面勝利,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醉美遵義新未來。 責任編輯:周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