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綜合作者:傅婉娟 魏希楠責任編輯:于雅倩
一部日本近代史,就是一部日本對外侵略擴張史。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了以軍事立國、極力向外擴張的道路,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日本侵略者的足跡遍及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幾乎與世界上主要的大國都交過手。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頻率如此之高、范圍如此之廣、對象如此之眾,在世界戰爭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近代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歷史特征及警示
■傅婉娟 魏希楠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苯裉焓侵袊嗣窨谷諔馉巹倮牡?4個勝利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當今世界,戰爭的根源并未根除,霸權主義、冷戰思維、強權政治依然存在,軍國主義陰魂不散。我們必須牢記國家被侵略、民族被凌辱、尊嚴被踐踏、發展進程被打斷的慘痛歷史,必須加快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國家和平發展營造有利戰略態勢,為世界和平穩定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一部日本近代史,就是一部日本對外侵略擴張史。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了以軍事立國、極力向外擴張的道路,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日本侵略者的足跡遍及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幾乎與世界上主要的大國都交過手。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頻率如此之高、范圍如此之廣、對象如此之眾,在世界戰爭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戰爭土壤的根植性
日本統治者推動對外侵略擴張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公元391年,日本通過武裝入侵一度確立了對百濟、新羅等朝鮮半島南部國家的宗主權。從8世紀開始,武士逐漸發展成為日本社會重要的軍事力量,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武力作為權力基礎和維持統治手段的武家政治,這更強化了日本統治者的戰爭欲望。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并拋出了所謂的“豐臣三策”,提出征討朝鮮,進占中國、印度,稱霸亞洲的狂妄計劃。雖然三次嘗試都以慘敗告終,但其思想被日本歷任統治者所繼承。特別是明治維新后,日本統治者把軍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整個國民生活從屬于軍事及對外侵略戰爭;同時在全面學習西方的過程中,日本統治者汲取列強們“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從思想與國策上為其好戰找到了現實樣本。日本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本質,成為其窮兵黷武、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之源。甚至今天日本右翼勢力仍然企圖否認二戰侵略歷史、突破戰后體制、重新擴軍備戰。
戰爭體制的舉國性
為適應侵略戰爭需要,日本統治者利用家國同構、忠孝尊皇的民族傳統對本國人民進行洗腦,統籌政治、經濟、外交與戰爭等諸多領域的事務,形成舉國對外的戰略指揮體制和政策制度保證。從明治政府成立到1877年,日本確立和鞏固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政府?!洞笕毡镜蹏鴳椃ā芬幎?,在軍事和外交上,天皇是日本陸海軍統帥,決定陸海軍編制及常備兵數量,擁有宣布戰爭與締結和平等諸條約的權力。為確保天皇統攬一切軍政大權,日本還在組織制度上作了具體安排,例如平時軍政軍令相對分開,戰時成立大本營統一指揮所有軍隊和軍事行動,實行全民皆兵的戰備方針及相應的征兵動員制度,改革后勤保障和裝備保障體制。特別是大本營制度,由天皇集中統一指揮一切軍事事務,強力的指揮體制和嚴謹的軍事編制,形成了能適應近代戰爭需要的軍事系統。在日本發動的一系列戰爭中,這種軍國主義戰爭體制為日本占據戰爭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把日本帶進了萬劫不復的戰爭深淵。
戰爭決策的冒險性
一次次戰爭冒險的成功,給日本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使其膽量越來越大,更加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野心,使之更加信奉以攻為守、武力征服世界的戰略。例如《馬關條約》的巨額賠款,將日本經濟向前推進了數十年,賠款中的90%用來發展軍工業,并在此基礎上迅速建立起大機器生產的工業體系,第一次產業革命高潮興起。1914年至1918年,日本攫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日本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債務國轉變為債權國;上升為世界五大海軍強國之一,得以在整個太平洋地區與美國抗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瘋狂攫取我國東三省豐富的資源,為其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日本在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上不斷收獲著“戰爭紅利”,促使日本實現跨越式大發展,加速日本的近代化進程,也刺激著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更加狂熱。日本“以戰養戰”國策的巨大冒險性,將其推上了窮兵黷武的不歸路。
戰爭準備的狡黠性
日本為發動侵略戰爭,長期確定某一假想敵,據此進行深入細致的情報搜集,以及體制、武器裝備、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全面準備。一旦時機成熟,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詳細的戰略戰術和作戰計劃,進行充分的臨戰準備和訓練。發動戰爭,日本讓情報先行。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前12年,即1882年,日本就將中國列為頭號假想敵和侵略目標,開始擴張軍備,組織實施對中國的戰略偵察。日軍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手段進行情報偵察。日本間諜游歷中國沿海各省,提出了《攻取中國以何處為難何處為易》報告,對中國的“山川險要,土俗人情,無不詳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以美國為假想敵,制定了多份戰爭計劃。其中,為襲擊美軍珍珠港基地,日本曾先后派出二百多名間諜潛入瓦胡島收集各種情報,對檀香山及預定偷襲航線的水文、地形特點進行詳細勘察。近些年來,日本不斷突破和平憲法限制,暗暗加強了軍事力量,又走向再武裝。
戰爭推銷的欺騙性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無不伴隨對內對外的蒙蔽欺騙。發動中日甲午戰爭時,為掩蓋侵略目的,日本宣戰詔書中稱是為了“維護東洋全局之和平”。甲午戰爭以后,日本軍國主義為了侵略中國和稱霸亞太地區,提出所謂“生命線論”。九一八事變后成立偽“滿洲國”政府,以“日滿一體”“同心同德”“皇族共和”為立國宗旨,聲稱要建設“王道樂土”,以此麻痹人民。七七事變后,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政府為了欺騙世界輿論特作“關于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聲明。日本制造傀儡的偽“滿洲國”后,更是大言不慚地提出實行“日、滿、華共存共榮”。在中國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日本拋出的“合作”“提攜”“互助”三原則誘使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日本在淪陷區建立了一套殖民化的教育體制,向青少年灌輸奴化思想,教科書以“中日親善”“共存共榮”“大東亞新秩序”等謬論為基本內容,學校不得懸掛中國地圖,不得使用“中華”字樣。日本侵略者利用對內外的欺騙,企圖達到美化侵略實質,堅持殖民統治的目的。
戰爭結盟的攀附性
明治維新后,日本外交從消極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日本外交秉持實用主義,推行“與列強協調外交”,追隨依附歐美等強國,形成了與強者為伍、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v觀日本外交實踐,每一次結盟,日本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它所認為的世界第一強國。中日甲午戰爭使日本嘗到了“與強者為伍”的好處,1902年英、日兩國正式簽署條約,結成同盟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在歐洲取得的“成功”,使法國投降、英國疲于應付,歐洲絕大多數國家成了德國的“附庸”,日本又不失時機地與德國結盟,與蘇聯簽署《日蘇中立條約》,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強國,日本又投入美國的懷抱,一步步與之建立起同盟關系。雖然此時日本國力并不強大,但它在英美的羽翼下,打著“脫亞入歐”的旗號,利用列強爭奪遠東的矛盾和其所占地緣優勢,充當英美帝國主義者的“遠東哨兵”而從中漁利。日本從實用主義出發,依靠攀附強大的列強國家,從而為攫取自身利益占據有利地位。
戰爭發起的偷襲性
盡管日本對外侵略戰爭大多是經過長期密謀和精心準備后實施的,但在具體的開戰時機選擇上,則多為不宣而戰,發動突然襲擊甚至是偷襲。由此日本開創了在后來的戰爭中所慣用的手段——進攻在前,宣戰在后。日本軍國主義者認為,集中大量兵力兵器實施首次突擊和突然襲擊是永恒的制勝因素,甚至把“奇襲”列為九大作戰原則之一。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突然襲擊旅順口俄太平洋第一分艦隊;侵華戰爭中,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對當地駐軍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以航母機動編隊突然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主要基地珍珠港,同時分兵多路對美、英在亞太地區的屬地大舉進攻,開戰后才向美國宣戰。日本在未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有預謀、有準備的突然襲擊,是國際法所禁止的。但嘗到甜頭的日本,對此全然不顧,相反卻把發動突然襲擊作為開戰傳統。不宣而戰、突然襲擊,幫助日本實現了以小博大、以弱釁強的戰略目的,但同時也形成并強化了日本極富投機性、冒險性的戰爭性格,致使日本往往贏得了戰役勝利,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戰爭手段的殘暴性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野蠻性為世所罕見。日本對被侵略國家軍民極度野蠻殘忍,實行法西斯式的燒殺搶“三光政策”,在占領地以“軍事鎮壓、警察管制、經濟管理、文化統治”多種手段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給被侵略國家造成了沉重災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日軍攻入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僅從戶部就掠走300萬兩白銀;侵華戰爭中,日軍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殘酷的屠殺、掠奪和摧殘,犯下了大量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日軍在占領地開展殺人比賽,制造了多個無人區,僅南京大屠殺就造成了30萬人死亡。日本侵占東南亞各國之后,以“勤勞奉仕”的名義,強征勞工。為建泰緬鐵路,有10萬亞洲勞工、1.6萬名盟軍戰俘死于非命。日本在東南亞還制造了多起慘絕人寰的大屠殺。1945年,美軍發動馬尼拉作戰,日軍實施瘋狂大屠殺,一個月內約10萬名菲律賓平民喪生。日軍的行為野蠻透頂,令人發指,英美的報刊也都譴責“日本國為蒙文明皮膚,具野蠻筋骨之怪獸”。
戰爭掠奪的空前性
通過對外武力擴張和戰爭掠奪來實現國家發展目標,是日本進入近代社會的顯著特征。通過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獲得了第一塊海外殖民地臺灣,并從中國得到了價值1億兩白銀的戰利品和2.3億兩白銀的賠款,相當于日本當時年財政收入的7倍,為日本近代工業、教育發展等掘到了第一桶金,軍力也得到倍增。通過日俄戰爭,迫使俄承認其獨占朝鮮半島,并與俄瓜分中國東北,取得南庫頁島。通過參加一戰,日本取得了德國在中國的利益。七七事變后,日本軍國主義在全面侵華戰爭中采取“以戰養戰”方針,在中國土地上大肆擄掠各種資源和勞動力,1931年至1945年,日本掠奪的資源、榨取的勞動和蓄意破壞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當時超過2000億美元。日本通過搶占銀行、票號,掠取現金,印制、強迫使用軍用票,偽造法幣,在占領區開設日偽銀行等手段大量掠奪中國的金融資源。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又瘋狂掠奪東南亞各國資源,對東南亞的石油、礦產及農業資源采取了竭澤而漁式的掠奪,原本盛產糧食的東南亞國家出現大饑荒。日本的掠奪不僅給當時被侵略國帶來巨大災難,而且長期影響其戰后恢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