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紅軍葉位琛 心系遵義解放一心一意造福百姓發表時間:2019-03-13 09:06 摘要:跟隨時間的腳步,激情燃燒的歲月來到了1949年,那一年,遵義解放在即,遵義是如何解放的?解放初期的遵義又是個什么樣子呢?今天的系列報道《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就通過一位老人的故事,來回顧當年的激情歲月。這位老人叫葉位琛,1949年9月,從江西參加解放貴州的部隊來到了遵義。 跟隨時間的腳步,激情燃燒的歲月來到了1949年,那一年,遵義解放在即,遵義是如何解放的?解放初期的遵義又是個什么樣子呢? 今天的系列報道《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就通過一位老人的故事,來回顧當年的激情歲月。這位老人叫葉位琛,1949年9月,從江西參加解放貴州的部隊來到了遵義。 為貴州人民送來100萬斤鹽 1949年9月,葉位琛在家鄉江西參加了解放貴州的部隊,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從江西出發趕赴貴州。當部隊行軍至漢口的時候,大家從收音機里聽到了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的消息。新中國成立了,部隊到遵義的任務就變成了建立新的政權,收拾當時的國民政府留下的爛攤子。 1949年11月份,西進部隊來到遵義。葉老說,部隊剛到遵義的時候,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沒有衣服穿,連鹽都沒有。葉老說:“老百姓一沒有衣服穿,二沒有鹽巴吃。當時的人們穿的是棕衣,帶的是棕帽。一個普通老百姓全家就一條褲子,而且是很破爛的,誰趕集誰穿著去。當時吃四川的自貢鹽是塊鹽,用繩子拴起來,放在菜里面攪一攪,就把鹽巴掛起來。而相當一部分老百姓沒有鹽巴吃?!?/span> 為了改變遵義的狀況,葉老所在的部隊在趕赴貴州的途中,每人身上背了一個袋子,袋子里面一邊裝大米,一邊裝鹽巴。據葉位琛回憶,他們部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長袋子穿在身上,一邊裝大米,一邊裝鹽巴,給貴州人民送來一百萬斤鹽巴。所以,當時的鹽就是這樣背過來的。 一心為百姓謀福利的老軍人 到了1950年元月,也就是西進部隊來到遵義后的兩個月,新的人民政權還沒有穩定,國民黨殘余勢力開始了反撲,部隊的重心轉移到了剿匪和消滅殘余勢力上面。 葉位琛告訴記者,他參加了魯班保衛戰,那一戰打了七天七夜。他們占了三個制高點,三挺輕機槍打壞了兩挺,最后一挺輕機槍的管子都被打紅了。于是,戰士們撒尿去淋機槍的管子,這一戰都打到這樣一個情況了。 消滅了國民黨殘余勢力,部隊在遵義著手建立新的人民政權,改善人民的生活現狀。葉老說,部隊來的時候,這里最缺的是沒有鹽巴、沒有衣服穿。當時他們建立政權以后,馬上就開始建立供銷合作社,給老百姓弄鹽巴、搞布匹。 據葉老介紹,當時人民群眾最缺的就是土地,新生政權隨即開展了土地革命,把土地分到農民手中?!皽p租退押,過去農民種土地的錢還要交押金,減租退押,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以后,那時群眾就發生了大的變化,老百姓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有土地了,耕者有其田了,有土地農民的積極性就起來了?!比~老說,當時的部隊就是一心想給百姓謀福利,建立穩定的新政權,給久經戰亂的百姓一個幸福的生活。 葉老告訴記者,當時他一心就是給老百姓謀福利,想給老百姓和貴州的人民建立一個新的政權,給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采訪結束時,葉老無不感慨,現在遵義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也在蓬勃發展,這讓他感到無比欣慰,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爭取人民當家作主,爭取人民幸福生活的目標實現了。(文/圖 早報記者 潘凌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