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鑄魂 薪火相傳|紅色義務宣講員孔霞:我與爺爺橫跨90年的遵義會議精神傳承之路發表時間:2024-12-31 16:43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開啟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扭轉了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命運,在地球上留下了壯麗的紅色飄帶。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召開。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莊嚴肅穆的遵義會議會址 循著紅色足跡,記者于近日走進遵義革命老城,見到了老紅軍、遵義會議紀念館第一任館長孔憲權的孫女孔霞,聽她講述他們祖孫兩代與遵義會議的故事。 走進孔霞家中,我們在書房見到了這位已年近退休、卻依舊精神矍鑠的阿姨,她正在認真地翻看著關于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的書籍??紫际亲窳x市紅花崗區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員,需要隨時學習和鞏固相關知識,有時還需要代表單位參加各類比賽和宣講。 在聽到我們的來意后,她說:“故事我已經講了很多遍了,但是你們愿意聽,我也愿意講,即使有些故事我爺爺也并不常給我說起?!彪S后,她翻開一本相冊,扉頁是孔憲權老人目光炯炯的半身像。 “永遠懷念您——親愛的爺爺” 1935年2月,紅軍二渡赤水后,在攻取黔北婁山關的戰斗中,紅十二團作戰參謀孔憲權腿部中6發機槍彈,共12個槍眼。由于傷勢較重需要休養,組織決定把他安置在畢節金沙嵐頭鎮養傷。 新中國成立后,中共遵義地委經過考察,任命孔憲權為第七區副區長,參加第七區接管、建政。1954年11月,文化部批復指示成立“遵義會議紀念館籌備處”。1955年2月,貴州省文化廳批復同意孔憲權同志擔任遵義會議紀念館籌備處的館長,即遵義會議紀念館第一任館長,并刊發戳記。隨后紀念館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歷經重重困難,1955年10月,遵義會議紀念館對外開放。 后來30多年里,孔憲權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征集革命文物、搜集歷史資料、宣講長征史實和紅軍故事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受到一致好評。 1988年11月,孔憲權逝世,這時他的孫女孔霞才18歲,而正值韶華的孔霞也想不到,五年后她會走上紅色宣講員的道路。 “很多人都認為我走上紅色之路是熏陶,誠然,熏陶是一部分原因,畢竟血液和基因里有這個密碼。但23歲之前,我跟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有很美好的憧憬,其實沒想著朝這條路走?!笨紫颊f道。 但那個時候,三代軍人的榮光(孔霞的爺爺是紅軍、父親是個空軍、愛人也是一名軍人),讓孔霞決定做點什么。1993年國家旅游局開考后,孔霞成為遵義市首位國家級中級導游。 遵義會議會址小樓與它的講述者孔霞 那時有很多人慕名來到遵義,其中必打卡地就有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軍烈士陵園、毛主席故居等紅色圣地,而當時紅軍烈士陵園、毛主席故居是沒有講解員的,順其自然,孔霞做起了講解的工作。 提及剛開始講解時遇到的困難,孔霞說道:“看書很枯燥、學歷史更枯燥,因為你不能改變它,它是哪一天就是哪一天,是一個什么事件就是什么事件,你不能去編故事、不能杜撰,在學的過程中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要得認真去記?!?/span> 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孔霞很多次想要放棄,但是作為家里第三代的老大,爺爺的故事、紅軍長征的故事總要有人講。懷著一定要真實生動地將故事講出來的信念,孔霞堅持著,在度過了瓶頸期后,她的宣講也越來越打動人心。 “在生活中,不光是宣講這條路,很多道路我們都會遇到瓶頸、遇到困難,這個時候我覺得咬咬牙堅持過來,感覺還是挺好的?!笨紫颊f道。 孔霞介紹遵義會議會址小樓的設計 為了讓故事更富感染力,孔霞多次到遵義會議紀念館、茍壩會議會址、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紅軍烈士陵園等革命歷史圣地,走訪爺爺與部隊失散期間居住地的鄉親,重走“爺爺曾走過的路”,感悟那段崢嶸歲月。 為了搜集更多的紅軍史料,她多次拜訪遵義的紅色文化專家、與爺爺共事的同事,記載下這些特殊的歷史,留住紅軍長征在遵義和遵義會議的珍貴記憶。在她的講解中,歷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生動的故事。 在聆聽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孔霞的講述總是生動感人,回憶爺爺的過往,孔霞還紅了眼眶。記者問孔霞為什么能打動人心,孔霞擦掉淚花,跟記者聊了起來。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和一名紅色義務宣講員,孔霞身邊也有很多熱愛紅色講解的朋友,當一起站在遵義紅軍烈士陵園講英烈故事的時候,這些朋友都特別納悶,他們覺得是在講別人的故事,講的時候聽眾會有一點動容,講完就結束了;但是孔霞在紅軍山上講故事,總能把人講得眼眶濕潤、心潮澎湃,他們覺得很奇怪,詢問孔霞是怎么做到的。 孔霞認為,她講這些故事,其實就是在講自己爺爺的故事??讘棛嗬先说墓腔揖驮嵩诩t軍山青松堂,她們家每年的正月初一和清明節都會去進行悼念,平日也經常會去跟爺爺說說話,告訴他現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變化。 近些年來,到遵義參觀紅色革命圣地的人群有了一個新變化:過去參觀的人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比較喜歡回顧那段歷史;而今天去參觀的人里邊有很多孩子、年輕人,不僅是學生研學,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趁著假期,帶著孩子們走進紀念館里去學習黨史、學習中國革命史。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這一路上,涌現了很多認真傳播紅色文化的人,而孔霞正是其中之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爺爺已經走完了他們的長征,我們作為后輩,也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堅持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這既是我的責任,更是義務和擔當?!?/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