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媒體遵義行|看“荒茅田”如何變“花茂”發表時間:2024-12-28 17:31 漫步“鄉愁小道”,看“荒茅田”如何變“花茂”。12月25日,“新時代新征程央地媒體遵義行”采訪團走進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探尋這片土地由“荒”轉“盛”的鄉村振興密碼,品味那一抹最美鄉愁。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過去這里是一個“增收難、留人難、村容差”的貧困村。近年來,當地政府大力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形成以陶瓷產業、現代農業、旅游產業為主的三大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了新農村的轉變。曾經的“荒茅之地”變成了如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花繁葉茂”之地。 在花茂村,當地村民利用古法造紙,將鄉愁文化融入到一張紙、一把傘、一幅畫中,讓花茂村的文化氣息更加濃厚。央地媒體記者們的鏡頭紛紛聚焦這些承載鄉愁的小物件,急切詢問銷量、價格,挖掘背后的發展故事。 “20世紀60年代左右,花茂村曾組建花茂陶瓷廠,專門為遵義市各酒廠生產酒瓶子,還為貴州茅臺酒廠生產酒缸、酒瓶、酒壇等器具。”“母氏陶藝館”創辦人母先才說,花茂村制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如今,依托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土陶技藝逐漸被游客所熟知。在傳承發揚土陶技藝文化的同時,母先才的生活也蒸蒸日上,越來越多的游客愛上他的作品。甚至“俄羅斯客人都對陶藝筆筒情有獨鐘”,中新社記者陳洋昕敏銳捕捉到這一細節,認真記錄下來。 湖北日報融媒體中心記者王哲一踏入花茂村,就被眼前的青山綠水吸引,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機拍起小視頻。在后續采訪過程中,他的目光始終聚焦在花茂村的發展路徑上,最關心的就是“這里是如何實現農村轉型、推動產業發展?”試圖從花茂村的成功經驗里找到可借鑒之處,為更多鄉村發展提供思路。 立足綠水青山,花茂村巧做旅游文章,獲得了“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貴州省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等稱號。2014年到2023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0948元躍升至24958元,村集體經濟積累從16萬元飆升至1297萬元。 花茂村的華麗蝶變,同樣得到廣西日報社時政部記者顧醒航的點贊:“瞧這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花茂村黔北民居韻味十足,古樸典雅。鄉村旅游這股東風,讓村民穩穩端起了‘旅游飯碗’,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敞,越走越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