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雀村愚公——文朝榮發表時間:2019-02-01 09:51 1988年,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森林覆蓋率只有5%,農民人均純收入僅有33元。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文朝榮提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的思路,帶領群眾奮戰3個冬天,使全村13400畝荒山從風沙四起的"和尚坡"變成了萬畝林海,價值超過4000萬元,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 文朝榮帶領干部群眾用良種良法解決吃飯問題,苦干實干求生存、謀發展。海雀村從試驗區建立之初到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5460元,貧困人口從730人降到250人,人均占有糧食從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森林覆蓋率上升到70.4%,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3‰降為2‰。 1985年5月29日,赫章縣海雀村,苗族老大娘安美珍一家4口人,只有3個碗,已經斷炊5天。新華社記者劉子富無意中踏入海雀村,記錄下了當時極貧的海雀:"記者走進一戶苗族人家,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撐著腦袋。她家4口人,丈夫、兩個兒子和她,全家終年不見食油,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4個人只有3個碗,已經斷糧5天了……" 隨后的20多年,劉子富六進海雀村,見證了海雀的發展,認識了"海雀的愚公"文朝榮。 海雀村是苗族、彝族聚居地,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高寒山區,山大、山多,土層薄,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開荒開到邊,種地種到天",曾是海雀人為求生存而野蠻毀林開荒的真實寫照。那時,村民們只能從這瘦瘠破碎的土地里刨食。只有800來人的海雀村曾經的耕地達到1.68萬畝。由于過度開墾,全村森林覆蓋率不到5%, 水土嚴重流失,導致種一坡收一籮,大多一年辛苦半年糧。 當時的海雀,滿山都是光禿禿的,石漠化極其嚴重,晴天風一吹,沙塵四起;雨天,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貧瘠。經過反復琢磨思考,文朝榮意識到海雀村貧困的根源在于毀林開荒。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只有戰勝風沙,我們海雀才會有希望。"文朝榮下定決心后,動員村民種樹。剛開始,很多村民不理解:飯都沒得吃,還種什么樹?文朝榮一家一戶做工作、講道理,終于得到大家的支持。 1987年冬天,文朝榮帶領村民們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轟轟烈烈的植樹"革命"。在文朝榮的帶領下,經過3個冬天的苦戰,他們完成了30多個山坡的種樹任務,植樹12000畝。在接下來的10年,文朝榮一直帶領村民分批次堅持種樹。 一代新人換舊人,荒山長出綠樹林。植樹造林讓海雀實現了生態與經濟"雙贏",探索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畢節試驗區"三大主題"之一的"生態建設",在海雀得到了近乎完美的成功實踐。 1995年,海雀--這個曾以生態環境差而聞名全國的村竟獲得"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榮譽稱號。 從毀林開荒到"全國綠化千佳村",海雀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村民的日子有了指望,文朝榮開始帶領大家摸索如何"養山吃山"。 在海雀的喀斯特土地里種植糧食,產量并不高,文朝榮帶領大伙走上了用良種良法解決吃飯問題的征程:多積農家肥,改種雜交糧食。文朝榮走遍村里的家家戶戶,要求村民把地里的農家肥鋪得厚厚的,一些農戶連買種子的錢都沒有,他就自己掏錢買種子送。地膜種植、雜交優勢讓農業生產有了保障,海雀的糧食產量從畝產100多斤增加到300多斤。 山上成"綠色銀行",山下增糧增畜。生態環境的改善,科技興農的實施,產業結構的調整,海雀村如今變成了"天上人間",森林覆蓋率從不到5%飆升為70.4%,年人均純收入從29年前的33元猛增到如今的5460元。 如今的海雀,已成為畢節試驗區實踐"三大主題"的一個成功范本。但這一切,來得何其艱難。二十多年時光,既有各個方面的大力幫扶,又有海雀人自身艱苦卓絕的奮斗,更離不開海雀的"脊梁",文朝榮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奉獻。
上一篇大年初五,迎財神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