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黔”行,讓紅色遵義更“紅”發表時間:2024-02-02 17:59 從“神舟”飛船的返回艙專用繩,到“祝融號”火星車的懸架減速自鎖裝置,再到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的關鍵部件……你可知道,這些“大國重器”都是“遵義制造”?以紅色文化和醬酒文化聞名的貴州省遵義市,在科技創新上同樣勇挑“大梁”。 去年以來,遵義市將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以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先進裝備制造等“風口”產業為突破口,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行動,推動工業在規模總量、技術創新、項目建設等各方面實現突破,不斷集聚資源和人才,著力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持續提高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 “含金量”高了 “大國重器”閃耀遵義力量 小小一根鋼絲繩,它“上過天”,跟著神舟號系列飛船一起;它“下過?!?,架起了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它進過峽谷,搭起了花江峽谷大橋、牂牁江大橋;它助力過成都大運會,撐起了重達1370噸的鳳凰山體育館穹頂…… “去年8月,我們研制生產的用于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的永久系泊鋼纜,成功應用于‘南海奮進’號FPSO系泊系統,標志著我國在系泊關鍵裝備領域實現了國產化零的突破?!辟F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產品研發室主管楊正延介紹,“南海奮進”號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相當于一個海上加工分廠,這條鋼絲繩起到了固定系泊的作用,將服役至少20年。 貴州鋼繩主要生產鋼絲、鋼絲繩、PC預應力鋼絞線和橋梁纜索四大產品系列,年產量達40萬噸。受訪者供圖 “自1966年建廠以來,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曾先后填補多項國內空白。”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成宇告訴記者,貴州鋼繩主要生產鋼絲、鋼絲繩、PC預應力鋼絞線和橋梁纜索四大產品系列,年產量達40萬噸。2017年6月,公司主導修訂的ISO 2408:2017《鋼絲繩—要求》國際標準正式出版發行,表明中國在鋼絲繩制造技術上擁有了國際“話語權”。2022年3月,公司主導制定的ISO 23213:2022《床墊及座靠墊用碳素彈簧鋼絲》國際標準于全球正式發布。2023年12月底,由公司牽頭制定的另外兩項國家標準GB/T 43485-2023《建筑結構用密封索》和GB/T 43491-2023《鋼絲繩 蠕變試驗方法》也正式發布。 2023年12月底,由公司牽頭制定的另外兩項國家標準GB/T 43485-2023《建筑結構用密封索》和GB/T 43491-2023《鋼絲繩 蠕變試驗方法》正式發布。受訪者供圖 “像貴州鋼繩這樣的‘老三線企業’,遵義還有不少?!弊窳x市工業和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遵義傳統工業基礎堅實,有著卷煙、機電、材料等一大批傳統基礎工業產業,其成長奠基于新中國成立之初,成型于“三線建設”,成長于“十二五”時期,躍升于新型工業化的新時代。在政府“退城進園”號召下,紛紛“鳥槍換炮”,鋼繩廠、航空航天企業、鈦廠等一大批企業依托科技創新,變“制造”為“智造”,成為遵義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 據了解,早在2018年,遵義市就成為我國西南地區中,唯一進入全國首批61個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的非省會城市。近年來,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國產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工程中,遵義的諸多重大科創成果均躋身國內乃至國際先進行列,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常年超過70%,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研發投入強度增幅均位于全國前列。 “含新量”多了 高新技術企業預計超260家 裝配車間內,工人們正按照工藝流程要求組裝著產品。只見他們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以確保組裝萬無一失?!斑@條航天生產線是新增不久的,產品用于航天航空,對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要求更高。”遵義市飛宇電子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趙青告訴記者,自2010年成立,公司就把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當作企業生存和發展生命線,每年有不低于30%的收入均來源于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 經過多年發展,遵義市飛宇電子有限公司已能生產30多個系列2萬余種規格產品。受訪者供圖 趙青介紹,飛宇電子是一家集信息互聯技術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并通過了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認定,現有30多個系列20000余種規格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船舶、電子、通訊等領域。多年來,公司一直很重視技術研發工作,每年在技術研發領域的投入不低于銷售額的10%,2023年則達到13.2%,并建立了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貴州省工業設計中心和遵義市唯一一家航空微型電連接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申請專利130多項,擁有5項已授權商標,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率為100%。 “近年來,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遵義異軍突起,為遵義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睋窳x市工業和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助推全市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2022年印發了《遵義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實施方案》,構建起國家、省、市、縣四級梯度培育機制,逐級建庫、層層推薦。 很快,遵義市又發布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案鶕巹?,到2025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翻番,總量達到450家。”該負責人表示,2023年,預計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超260家。截至目前,遵義市已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專精特新”企業117家。 “含智量”足了 數字化賦能項目全生命周期 智能化生產流水線上,機械手臂不停揮舞,從沖孔、折彎再到封頭、焊接,智能機器人們以超乎想象的靈活姿勢精準作業。每隔一分鐘,26臺智能機器人就可以完成一部電梯的零部件加工。這是記者在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看到的一幕。 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受訪者供圖 “中航電梯也是一家‘老三線企業’,曾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航電梯大數據中心主任李從權介紹,上世紀90年初,中航電梯在航空工業成熟的控制技術和制造工藝支持下,研制出了首臺電梯,填補了貴州電梯制造技術的空白。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成為貴州省唯一集電梯設計、生產、銷售、安裝、改造、維保為一體的先進裝備制造業,訂單不僅覆蓋全國,還出口至中東、中亞和一些歐洲國家。 “目前,公司不僅在生產端實現智能化,而且正在搭建5G工業互聯網賦能服務平臺,以賦能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李從權舉例道,2022年起,公司陸續對電梯上萬個零件進行賦碼管理,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能追溯到每個零件的生產廠區、生產工位、安裝人員、使用次數、安全隱患等全部信息。 “當前,遵義市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遵義市科技與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遵義市堅持以大數據為引領,實施區域科技創新戰略,將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打造成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撐,全市科技實力大幅提升,已連續3年邁入全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預計2023年,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40%,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指數達46,兩項指標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記者查詢發現,遵義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提出,將大力推動產業數字化,推進AI、VR/AR、區塊鏈等前沿數字技術應用,推動大數據賦能實體經濟,深入實施大數據“萬企融合”行動。 去年2月,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李睿在署名文章中也公開表示,遵義將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同時,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大數據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