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故事:一生牢記父親教誨的抗戰老兵發表時間:2018-12-20 09:36 一生牢記父親教誨的抗戰老兵 張振鑫 口述 王宗倫 整理 (抗戰老兵張振鑫) 父親的“三不準”原則牢記在心
“我們三弟兄,我哥比我大,本來是抓我哥的,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實際上抓到哪個算哪個。抓起走的時候,我才16歲,父母都哭了,我也很難過?!苯衲?8歲的張振鑫,回憶起1943年農歷8月被抓壯丁時離別父母的一幕,仍然清晰地記在心頭。 1927年農歷冬月初九,張振鑫出生在桐梓縣天坪鎮水遼村付家堡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張振鑫家有三弟兄,他是老二,現在,他哥和弟都去世了,只有一個侄兒還住在老家。張振鑫退休后,和77歲的老伴住在貴州省清鎮市115地質隊。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均在115地質隊工作,三兒子在清鎮市民宗局工作,女兒在貴陽金化中學教書。是一個幸福之家。 張振鑫一米八的個子,雖然88歲高齡,但身體硬朗,腰不彎,背不駝,每餐還可以吃兩碗飯,說話聲音洪亮,精神飽滿,性格開朗。只是眼睛有點老年白內障,耳朵聽力不好,牙齒掉光了,安的假牙。 聽說老家的記者要去采訪他,他非常高興,早早地就在115地質隊路口迎接我們。那天下午陽光燦爛,他胸前佩滿了抗戰勛章,頭發向后梳得整整齊齊,令人肅然起敬。 “拉兵拉到桐梓,過了幾天,我父親來桐梓看我,臨走的時候,他給我講了三句話——不準嫖,不準賭,不準搶老百姓的東西。我至今都記憶猶新?!?/span> 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張振鑫的父親雖然是黔北大山深處的一個農民,但他有遠見,三個兒子都送到私塾讀書,讀了兩年,來了一個外省教師,張振鑫的父親和當地人一起,籌資修建了一所木架房子作為學校,40多個學生,六個年級,復式教育,轉圈教學,教的是新學。張振鑫就在那里讀到六年級,而且成績優秀。 張振鑫在部隊,個子小,沒力氣,但文化高。所以,他一到部隊就擔任炮兵記錄手,隸屬第八軍直屬三炮營三連。 從1943年拉兵入伍到1956年退伍,張振鑫在國民黨當兵、被解放軍俘虜后參加解放軍、后來成為抗美援朝志愿兵,無論在哪里,他都沒有忘記父親臨別時給他定下的“三不準”原則。至今甚至作為傳家寶教育兒孫。
親歷“三戰龍陵”第三次總攻戰役 1944年農歷10月,張振鑫隨部隊奔赴云南龍陵,剛進去就上陣地。張振鑫因為有文化,被選作炮兵記錄手。剛開始一起工作的那個炮兵記錄手是遵義人,老兵,兩個人配合起來工作。后來,那個老兵在戰場上負傷走了,記錄的工作就由他一個人做。 炮兵的作戰程序是,先由連長在前沿觀測所向營指揮所報告敵情和具體方位,營長決定予以炮擊后,由他和計算手在地圖上標明位置,然后計算出射擊諸元:包括方位(以基準射向左右為準),標尺(距離,一個標尺50公尺),高低(炮陣地至射擊目標的高低角度),炮彈信管(一般用瞬發信管,一觸目標物即爆炸),幾號裝藥(按射擊距離確定彈藥包數)。下達射擊命令時,還要經過基準炮(二號炮)的試射,一、三號兩門炮,按照二號炮按同一射擊諸元修正,前方觀測所觀測彈著點的誤差,電話傳到營部計算員,進行計算校正,直至命中目標,全連射擊,殲滅敵人,停止射擊,結束戰斗,記錄射擊諸元,如在附近再發現目標,即按照記錄的射擊諸元,進行修正后立即將炮彈射向新的目標。 張振鑫所在的遠征軍是“三戰龍陵”的第三次總攻。當時副總司令黃杰將軍對圍攻龍陵的戰略進行了調整,一面進襲龍陵至芒市之間的交通陣地防止敵兵增援,一面集中了10個師的強大兵力,于10月29日向龍陵城區發動了第三次總攻。經過為期5天的激烈戰斗,終于在11月3日將據守龍陵的日軍大部殲滅,奪回了龍陵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塞。緊接其后,遠征軍派出第88師沿途追剿向芒市方向逃竄的殘敵,連續攻克團坡、張金坡、南天門、放馬橋一線的日軍陣地,到了11月11日,龍陵全境均回到了中國人民手中。 據資料記載,滇西抗日反攻戰役中,我軍共投入兵力16個師16.2萬人,其中,龍陵為12個師11.5萬人,占71%。全役歷經236天,其中,龍陵156天。全役我軍傷亡官兵50474人,其中,龍陵傷亡29803人,占59%。全役斃敵25393人,其中,龍陵13200人,占52%。 龍陵戰役是抗日戰爭中的一次重要反擊攻堅戰,同屬于滇西緬北大會戰的一個重要戰役,該戰役的勝利基本將在中國滇西的日軍殲滅,成功收復滇西4萬平方公里土地,并為打通中印國際交通線創造了條件,更好地支援了華中華南的戰場。 張振鑫就參加了這次龍陵反攻戰役。
光榮參加解放軍
抗日戰爭期間,在龍陵戰役中打日本,1945年日本投降后,隨部隊輾轉到了山東青島,一直駐防到1948年離開,這一期間生活相對穩定,張振鑫個子長高了,還學習了一些文化。國內戰爭期間,他和共產黨軍隊打過仗,畢竟他是國民黨部隊。1949年4月28日被解放軍俘虜,從此參加解放軍,隸屬23軍68師炮兵營警衛連。到了解放軍,感覺空氣非常新鮮,因為在國民黨當兵根本不開會,一到解放軍,當天晚上就開會,介紹個人情況后,班長一個一個的問有沒有文化,根據文化程度安排相應的工作。開完會,開始發槍,一人一支槍,第二天參加解放杭州的戰役。張振鑫雖然當兵多年,但由于他堅信父親的“三不準”原則——不準嫖,不準賭,不準搶老百姓的東西,在國民黨當年幾年,沒有違反過。所以,他身上沒有老兵油子的壞習慣,到了解放軍,本質上還像個農民,在填寫檔案的時候,班長吩咐他不用填“行伍”,直接填成“學生”。張振鑫因為有文化,班長叫他作記錄,當學習組長。那個時候有文化的兵太少太少,他從入伍起就沒離開過鋼筆、鉛筆。解放杭州后,營長還帶領他們參觀岳王墳、參觀公園,駐扎住在西湖邊上。后來,張振鑫又參加過解放上海、解放舟山群島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張振鑫有幸進入炮校學習,和20多個同學度過了人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一段時光。1952年11月,他參加抗美援朝到了朝鮮,1956年復員回家。
死里逃生的炮兵生涯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擔任敵后偵察。炮彈打得很兇,有時打死了,尸體都找不到。很多情況都是這樣的。如果部隊要進攻,部隊就集中在那里,集中好后,敵后偵察兵偵察到后,拿步話機向后面報告,哪個地方集中了多少人,然后這面就用炮彈對準那里集中射擊。一次,一發炮彈炸了后沒炸開,炸了個半邊炮彈落下來,一大塊飛下來,張振鑫突然聽到呼的一聲,眼前一黑,在他前面的石頭上打得“哐——”的一聲,飛起來,飛到河中間去了。他才看見是一塊半邊炮彈,在他腳尖的石頭上打出一大塊黑印子。 “如果半邊炮彈落在頭上,整個人就沒有了?!睆堈聆沃v起驚險的一幕,至今心有余悸。 又一次,張振鑫在朝鮮戰場當炮兵觀測兵,他們潛伏在美軍的陣地前面進行觀測,負責把美軍陣地、炮兵陣地、碉堡攻勢等繪制在圖紙上,發回來讓我軍進攻。最后一戰的時候,喊他們撤回來,部隊馬上要開打了。兩邊的中間有個開闊地帶,他們三個炮兵觀察兵,他前面一個,他在中間,他后面一個,各自往回跑。他看到前面那個被炮彈炸飛了,他回來的時候,后面那個卻再也沒有回來。這次上前線的炮兵觀察兵,就他一個活著回來。 “出去當那么多年兵,能夠活著回來的的確很少很少。我們水遼一起被拉兵出去的五個,就只有我一個活著回來?!?/span> 張振鑫1956年退伍復員后,由于有一定文化,被安排在手工業聯社工作,1960年結婚,1961年調到地質隊工作,1978年調到115地質隊工作至退休。 張振鑫的大兒子張啟剛說:“從我懂事起,我父親就是一個很平淡的人。也可能是他經歷了那么多生死,對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span> 張振鑫的二兒子張啟強說,這些年,關注抗戰老兵的志愿者對他父親關注比較多,經常送物,經??此睦锩婧芨吲d,很感激。 2014年9月2日,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在昆明召開。關懷老兵志愿愛心團隊的同志還組織張振鑫夫妻倆,出席了慶?;顒?。兩個志愿者陪同,前后5天活動,飛機去飛機回,滇緬邊境人民歡迎得很,非常熱情。張振鑫覺得,雖然自己參加了抗日戰爭,并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大貢獻,現在得到這么多人關注他,他很感激。
抗戰老兵的心理話 張振鑫曾在國民黨當兵,又參加解放軍,和日本鬼子打過仗,內戰時期和共產黨打過仗,參加解放軍后,又和同民黨打仗,朝鮮戰場上和美國人打仗。我問,在不同的部隊,打仗有什么區別? “沒有區別,上面喊打就打。違抗命令就要槍斃,沒人敢違抗?!避娙艘苑拿顬樘炻?,軍人的信仰就是上級命令。 “國民黨部隊和共產黨部隊有什么區別?” “國民黨從來沒有開會,教育,從來沒有看到過標語?!币苍S,國民黨開會和教育沒有深入到普通士兵這個階層,而共產黨將黨的政策和聲音傳遞到基層士兵的心中,讓基層士兵產生共產主義信仰,也許是其制勝法寶之一吧。 “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你經歷過兵荒馬亂的年代,又經歷了和平年代,有什么感慨呢?” “哪個愿意打仗,打仗要死人,希望今后永遠不要有戰爭。在那種兵荒馬亂的年代,人民不能安居樂業,流離失所,到處死人,那個時候,沒辦法,抗日戰爭,為了保衛國家?!?/span> “戰爭的勝利,主要靠什么?” “打起仗來,不光靠武器,人心是最重要的,人心不支持,再多的武器都沒用,再好的武器,不同的人使用,效果是不一樣的?!?/span> “你對現在的年輕人和學生,有什么要告誡和教誨的?”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沒經歷過戰爭,不了解歷史,不了解情況,學校要對歷史加強教育,不要忘記過去的歷史,要團結一致,建設好國家,軍事力量強大了,才能抵御外敵侵略?,F在這個時代才是最好的,不希望發動戰爭?!?/span> 上一篇《一枚銅幣》
|